【中新網】
在門診,時常聽到病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我血脂檢查報告正常,為什麼醫生還要讓我服用降血脂藥?這個問題聽上去確實令人迷惑。據廣州日報報導,復旦大學 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教授宿燕崗表示,心腦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的決定因素取決於動脈血管內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而「降脂藥」具有穩定斑塊、抗炎等作用,因 此,只要你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高危人群,醫生通常就要給你服用調節血脂藥,以減少心腦血管突發事件的發生。

心腦血管事件:

取決於不穩定斑塊

血脂過高,尤其是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容易使血脂沉積在血管壁上,引起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並由此導致血管所供應的組織器官發生供血不足,產生腦供血不足、缺血性腦中風、心絞痛、間歇性跛行、急性心肌梗死等臨床表現。

應 該說,上述心腦血管突發事件對人體的傷害是嚴重的,那麼人們應該如何預防其發生呢?專家認為,心腦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的決定因素取決於動脈血管內粥樣硬化斑 塊的穩定性,而並非血管狹窄的程度。不穩定斑塊的表面容易出現破潰並導致急性血栓形成,造成缺血性中風、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危及生命的並發癥。因此,如何 穩定粥樣硬化斑塊是預防心腦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的重點。

「降脂藥」:

減少硬化斑塊破裂

現有的「降脂藥」,尤其是他汀類,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一類藥物,除了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以外,尚具有穩定斑塊、抗炎等作用,減少斑塊破裂的機率,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病事件。很多大規模的臨床研究都證實,心腦疾病患者長期服用該類藥物可以減少死亡率。

另外,研究還證實,血液中血脂的水準與局部動脈斑塊對血管的阻塞程度、斑塊的穩定性都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即使血液中的血脂正常,也不代表局部組織斑塊情況正常。

所以,即使血液中的血脂並不高,但是,只要你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腦卒中等高危人群,醫生通常就要給你服用調節血脂藥,以減少心腦血管突發事件的發生。

糾正錯誤:

降血脂藥物應稱調節血脂藥物事實上,血脂增高並非都有害,例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對人體有利的,如果含量下降,反而對人體有害,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常要採取措施使其升高。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不應把這類藥物稱之為降血脂藥物,而應稱其為調節血脂藥物。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健保有給付嗎?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