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陳豐偉】

有一種人比一般人容易得到快樂:不需要工作、或一天工作兩、三個小時,就可以擁有幾乎花不完的錢的富豪(與他們的家人)。但這種富豪家族占總人口不到千分之一,就算每個月買一萬元定期定額股票基金,50年後你也達不到這種境界。

有一種人只需要多賺點錢就能得到很大的快樂:沒有財富、低收入、基本生活需求欠缺的人。這些人需要社會資源介入、引導賺錢謀生的方法,只要能超越貧窮線,就能帶來很大的滿足。

但在台灣社會,絕大多數人都不屬於以上兩者。敢自稱「資產階級」的人不會太多,如果一年半載沒有努力工作,多數人就無法維持現有的生活品質。但只要你有把握自己能脫離貧窮線,你就需要常問自己:「我多賺錢,真的會更快樂嗎?」

科學研究不斷發現,中產階級的快樂,跟賺錢的能力並不成正比。當你擁有更多錢時,你可以買更多奢侈品,但快樂只存在於購物的那一剎那。老闆為你加薪時,你也會比較快樂,但這種快樂過一陣子就會消逝。

賺更多錢的快樂其實來自於:「我賺錢的能力,比我同年齡的同儕還強!」也就是,因為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因為肯定你某方面比同階層同齡的人還強,你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圓滿。

只是,賺更多錢的快樂,很容易被抵消。一來,為了賺更多錢,你可能必須更辛苦工作、花更多通勤與開會時間,生活品質降低,對人生的滿意程度自然也會降低。 二來,當你有能力賺更多錢後,你的「同儕」、你的比較對象,自然也就「升級」了!你從企畫升上專案經理後,就不會想跟助理小妹一較長短。你開始發現其他資 深專案經理的能力、資歷、人脈多麼驚人,家產與品味多好,於是你的快樂逐漸消失,甚至開始遭受挫折。

當然,我們並不是從此鼓吹不學習、不成長、得過且過。但許多中產階級在辛苦一輩子後,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就是不斷工作、賺錢、犧牲生活,卻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快樂,然後到五、六十歲,青春已去,人生無法挽回,家人也不會特別敬佩你或覺得你了不起。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不是什麼天才型人物,也不太可能有大好機運,但你又很執著於人生的快樂。這時,最好的選擇,就是做你最喜歡、最有興趣、最想做的事情。 那些離開竹科公司開咖啡店、開民宿的工程師,不就是最好的範例?如果吃大餐、住豪宅、出國旅遊必須用一天無趣地工作十幾小時來交換,消費所能帶來的短暫快 樂,就實在一點也不值得了。

【2008/03/31 元氣周報】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金錢買不到快樂~~~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