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原則    
作者:佚名

  所謂養生原則,就是在養生活動中必須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則。主要的養生原則有:調陰陽、和臟腑、通經絡、葆陰精、重養神、順天時、調氣機。現分別論述如下。




調陰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陳陰陽,筋脈和 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陳者,列也。這裡可引申為等比、相等的意思。陳陰陽,即使陰陽相等,各無偏 勝。這裡所說的陰陽相等,各無偏勝,亦即陰陽調和之意。而陰陽調和,即可達到人體筋脈和順,骨髓堅固,氣血順從。這樣,內外就能調和,邪氣不能侵害,耳聰 目明,正氣運行如常。由此看來,保持人體陰陽平衡、協調是多麼重要。人體陰陽二氣處在平衡協調狀態,不僅可使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可保持人體與自然界 的統一協調。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裡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於本。」意思是說,陰陽,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因而疾病的治療,就必須從陰 陽變化這個根本上認識和處理。這裡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陰陽。因為疾病的發生,不外乎陰陽的失調,所以治療疾病,就必須探求病變的根本,或本於陰,或本於 陽。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夫人一身,不外陰陽氣血,與流通焉耳。如陰陽得其平,則疾不生。」這裡的疾不生,是指不生病,而人體不病 的關鍵又在於「陰陽得其平」,平,即陰陽平和,不偏勝不偏衰。《國醫指南·陰陽之義》也指出:「凡人乃陰精陽氣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陰陽二 字,和則生,不和則病。」這段原文更進一步說明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陰陽失去相對動態平衡的結果。陰陽失調所導致的偏盛偏衰,是病理變化的基本規 律。


  眾所周知,祖國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是辨證論治,它是中醫診治疾病的基本法則。所謂「辨證」,就是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有關疾病的各種現象和體 徵,加以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論治」又叫「施治」,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 解決疾病的過程。所以,作為一個中醫醫生,關鍵是要掌握辨證論治。


  中醫學 有多種辨證方法,如病因辨證,經絡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三焦辨證等,但無論哪種辨證方法,都要用陰陽加以概括和分析,臨床 最常用的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方法的總綱,而陰陽又是八綱之總綱,以統領表裡、寒熱、虛實,即表、熱、實屬陽,裡、寒、虛屬陰。《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裡 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意思是對於一個善於診治疾病的醫生,它的首要任務是運用四診的方法辨別證候的屬陰、屬陽。對於養生者來說,就是要經 常檢查自己體內有無陰陽偏盛偏衰的表現,一旦發現,就要立即採取措施,以使陰陽「以平為期」,正如恩格斯所說:「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 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陰陽的協調平衡就成為一個重要的養生法 則,無論精神、飲食、起居、運動的調攝,還是自我保健或藥物的使用,都離不開陰陽協調平衡、以平為期的宗旨。








和臟腑





  和,調和,協調之意;和臟腑,是指使人體五臟六腑功能相對穩定和協調。由於人體複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是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所以,養生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這是又一條重要的養生原則。


  祖國醫學認為,臟腑學說是研究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祖國醫學理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素問·靈蘭秘典論》裡說: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這裡的十二官,即是指人體五臟六腑,另加心包絡。不得相失,即是 指各臟腑之間必須相互協調。以此養生則壽,是說若人體十二臟腑在心的統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壽命久長。可見,養生必須保持人體所有的臟腑功能活動 正常,尤其是心肝脾肺腎五臟。保持人體臟腑功能健全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是以下三條:


  一是保持五臟與外界環境相適應。


   人類生活於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無不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但人類不僅能被動地適應自然,更能主動地改造自然,從而提高健康水平,減少疾病的發生。《素問 ·六節髒象論》指出:「心者……通於夏氣;肺者……通於秋氣;肝者……通於春氣;腎者……通於冬氣;脾……通於土氣。」這裡的土氣,是指長夏之氣。從原文 可以看出,人體的心肝脾肺腎五臟分別與自然界的五季即春、夏、長夏、秋、冬相應,人體五臟只有適應了五季的氣候變化,才能「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得道, 是說便可謂懂得了養生之道,這樣才能不發生疾病。否則,「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逆冬氣;則少陰不截,腎氣獨沉。」由此看來,保持五臟功能正常,必須要使內在的髒氣活動與外在環境取得統一協調,而適應外在環境的具體方法是「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二是要使五臟藏,要使六腑瀉。


   《素問·五臟別論》裡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滿也。」這裡的滿,是形容五臟藏精氣的狀態,五 臟精氣應當豐滿充盛,才能游溢於中,供養人體,從而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不滿而虛,就是五臟功能衰退的病理表現。這裡的「實而不滿」是 指水谷而言,是形容六腑轉輸水谷的狀態。人體的五臟六腑只有藏、瀉得宜,機體才有充足的營養來源,以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三是要及時運用中醫五行學說的生剋乘侮的規律糾正臟腑的偏盛偏衰。


  所謂五行學說,起初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後來人們把這五種物質的 屬性加以抽象推演,用來說明整個物質世界;並認為這五種物質不僅具有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係,而且是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故稱之為「五行」。五行學 說,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洩的功能,木有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火有溫煦的作 用,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 有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由於五行學說主要以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 木)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用在醫學領域裡,即能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繫,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本)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 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 可以疏洩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 互制約關係。


   由上可知,五臟之間均存在著「生我」、「我生」、「克我」、「我克」這四個方面,從這四個方面來說明一個髒與其他四個髒的關係。茲以肝為例,生我者為腎 (水生木),我生者為心(木生火),克我者為肺(金克木),我克者為脾(木克土)。根據這種理論,在養生中就能及時糾正五臟之間的偏盛偏衰。這裡還以肝臟 為例說明之:春天時肝氣偏旺,往往會克制脾土,發生食慾不振、腹脹等,那麼在飲食上就要「補甘減酸」。補甘,就是要多吃點甜味的東西,以補益脾氣;減酸, 就是要少吃些酸味的食品,因為酸入肝,會使本來偏亢的肝氣過亢。這也就是《難經·七十六難》所指出的「欠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用五 行學說的術語來說,亦即「扶土抑木」。這個例子講的是怎樣用五行學說的理論糾正肝臟的偏亢。若五臟之中有一髒偏衰時,如肺臟虛,常表現為短氣、面色(白 光)白。自汗出、聲低息微、脈虛弱,就可採用「培土生金」法,即健脾益氣。因為肺中所需的津氣,要依靠脾運化水谷精微來供應。


  總之,在養生中要經常注意維持五臟之間的功能正常,若發生了偏盛偏衰,要及時注意加以糾正。










通經絡






   所謂通經絡,就是指要使人體的經脈之氣暢通無阻,若經絡不通,則氣血不和,百病叢生。如《靈樞·經脈篇》裡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 實,不可不通。」這裡的不可不通,即是再三強調人體之經脈必須暢通,原因是經脈「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為什麼這樣說呢?


  先看「決生死」。就是說經脈的功能正常與否,決定了人的生與死,《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靈樞·本髒》說: 「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這些原文都非常清楚他說明了經絡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之所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是 由於經脈縱橫交錯,出入表裡,貫通上下,內聯五臟六腑,外至皮膚肌肉。若沒有經絡的這種溝通和聯繫,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又靠什麼濡養呢?人體氣血,貴乎流 通,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倘若氣血不流通,臟腑之間的各種聯繫就要發生障礙,疾病即可發生,嚴重者導致死亡。


  再看「處百病」。這裡是說經脈之氣運行正常對於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所起的重要作用,大醫學家喻嘉言說:「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靈樞· 九針十二原》裡說:「通其經脈,調其血氣」。上述原文都高度概括地說明了疾病的治療,病體的康復,都必須從經絡入手。眾所周知,疼痛是人們患病後最常見的 症狀之一。究其原因,中醫認為是「疼則不通,不通則疼」。只有經脈暢通,才能運行氣血;只有氣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療與康復。


  再談「調虛實」,調是調整,虛實是指證候,不是虛證,就是實證,人們患病後常常用虛實來概括說明證候的性質。中醫學認為,「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 虛」。實證,即是病邪盛而正氣未虛,正邪鬥爭激烈所表現的證候;虛證,即是正氣虛衰,機能減退,抵抗力低下所表現的證候。《靈樞·刺節真邪篇》裡說「瀉其 有餘,補其不足」,有餘是指實證,不足是指虛證。對實證要用瀉法,如胃痙攣的,針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胃弛緩;對虛證要用補法,如胃弛緩的,針刺病人足三 里穴,可使其收縮加強。當然,由於虛實證不同,儘管都針刺足三里穴,但採用手法不一樣,一個用瀉法,而另一個用補法。這個例子說明,經絡有調整虛實的功 能。


  總之,保持經絡的暢通是非常必要的,此是一條重要的養生原則,要時時處處使自己的經絡之氣暢通,具體地說,以下方法有暢通經脈的作用:


  一是要運動。因為「動形以達郁」,「動則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動,氣血才能周流全身。


  二是常練氣功。因為氣功鍛鍊有素者常可體會到真氣循經絡運行,就是通過內景感到自身經絡的存在。氣功中的「周天運轉法」、「升降開闔法」就是能使經絡之氣正常地循經絡運行的重要功法。


  三是要常吃一些能夠理氣活血的藥物和食物,如陳皮、木香、砂仁、四磨湯、越鞠丸、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油菜、黑大豆、慈姑等。


  四是要心情愉快。因為「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不管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想得開,人們常說的「氣死周瑜」不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嗎?










葆陰精




  大醫學家張景岳曾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主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這裡的皆本乎精,一語道破了葆陰精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無可辯駁地說明了養生一定要注意葆陰精。


  俗話說,人身三寶精氣神。但在精氣神三者之間,精是生命的基礎,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若精虧則體弱神衰,髒機能失調,百邪易侵。


  精,即陰精,包括臟腑之精在內。傳說中的長壽者彭祖是重視葆精的,他曾提出過「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不如獨臥」的主張,《管子》則明確提出 了存精以養生的主張,認為精存則外安內固,泉源不竭,長生久視。《呂氏春秋》有「情慾」專篇,論述了情慾當節、過之傷人的道理,主張對精要「知早澀」,認 為「知早澀則精不竭」,闡明了欲當存、精宜固的重要性。《黃帝內經》則明確指出,精是生命的基礎,人體壽夭的關鍵,人「半百而衰」是由於不知保持精的盈 滿,漢代名醫張仲景亦重視養生防病,他在經典著作《金匱要略》裡曾提出「房室勿令竭乏」,並把此作為致病因素之一,體現了他重視保養陰精的思想。元代朱丹 溪更是重視陰精,他創「陽有餘陰不足論」,著「色慾箴」,其要旨是言腎中陰精難成易虧,而肝腎相火容易妄動,因此主張收心養心以抑制相火,節房事遠帷幕以 保護陰精。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都是非常重視保養人體陰精的,足以證明,養生必須重視養陰精,這是養生的一條基本的原則。至於具體的保養陰精的方法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將會在以後的各種各樣的養生方法中涉及。








重養神






   在談到養生為什麼必須養神時,《黃帝內經》明確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內傷,身必敗之」。由此看來,神氣對於生命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中 醫學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它統御精氣,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關鍵。在生命過程中,易於動而致耗,難於靜而內守。因此,歷代養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張以靜養 神來健身防病,抗衰延年,從而形成了養生學中的靜神學派。可見,養生一定要養神,這又是養生活動中的一條基本原則。



   養神的方法很多,但以清靜為主。老子《道德經》說:「清靜為天下正」,人體之神亦不例外,只有清靜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素問·痺論》亦有同樣認識,原 文提出:「靜則神藏,躁則消亡」,說明身心的清靜有助於神氣的潛藏內守,而身心的躁動則會導致神氣的外弛甚至消亡。故嵇康《養生論》又說:「神躁於中,而 形喪於外,猶君昏於上,國亂於下也」,指出了神躁不靜的極端危害性。所謂清靜養神,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減少名利和物質慾望。老子提出「少私 寡慾」,《黃帝內經》主張「志閒而少欲」,照此而做,減少了私心,降低了嗜欲,就會減輕思想上不必要的負擔,有助於神氣的清靜內守,保持身體的健康。清代 養生家曹庭棟在總結前人靜養的思想基礎上,提出了「靜神」的新含義,他在《老老恆言·燕居》中說:「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同時還指出:「用 時戒雜,雜則分,分則勞。唯專則雖用不勞,志定神凝故也。」曹氏所提出的「靜神」實指精神專一,擯除雜念及神用不過。由上可知,古代養生家的所謂靜神,主 要是指神靜不用,神用不過,神用專一等內容,從而脫胎於道家又高於道家了。



 







順天時








   這是在祖國醫學「天人相應」思想指引下提出的一條重要養生原則。所謂順天時,就是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之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從而保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環境發生反常的變化,而人體的調節功能又不能適應時,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即遭到破壞而產生疾病。



  人生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動不僅與大自然息息相關,而且受社會的制約和影響。這種把人體生理現象、精神活動與自然、社會結合起來考察人類生 命規律的觀點,就是中國古代文化所特有的「天人相應」的思想,也就是宇宙萬物一體的觀念。從文字記載考證,最初人們的這種認識還是比較朦朧的,如《管子》 書中這樣寫道:「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這裡從天人關係中提出兩者協調一致的重要性。到了西漢初年,《淮南子》用人同天相比,發現一些類似之處, 說:「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五日,人亦有四肢、五臟、九竅、三百六十六節。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 喜、怒。」這種簡單的類比,自然沒有多少科學價值,但它試圖說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兩者有一定關係,從這一點來說,則有某些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黃帝 內經》的問世,科學地奠定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如《素間·陰陽應像大論》裡說:「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素間·生氣通天論》裡說:「天地之間,六合之 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這些論述非常清楚地闡明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它們彼此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而不 是孤立存在的。從而明確地指出了宇宙的整體關係。



  大家知道,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既各有其特點,又是互為聯繫而不可分割的,充分表現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連續性方面,春天到來,氣候溫暖, 草木萌發,東風解凍,蟄藏之生物又開始活動起來,整個自然界充滿一片新生氣象。到了夏季,氣候炎熱,一切植物長得十分茂盛,各種生物活動更加活躍,整個自 然界顯現蓬蓬勃勃景象。秋天來了,氣候開始涼爽,果實成熟,草木凋落,生物活動逐漸減少,整個自然界呈現一片清肅收斂景象。冬季一到,氣候變得寒冷,植物 枯萎。泉水冰凍,許多小生物都蟄藏而停止活動,整個大地好像封藏起來一樣。似這春溫而生,夏熱而長,秋涼而收,冬寒而藏,雖然四季有各自的特點,但實質上 卻又是不可截然劃分的整體。因為有了春溫而生,才可能有夏熱之長,秋涼之收,冬寒之藏。可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變化是有連續性的,每個季節總是在前一個 季節的基礎之上發生發展起來的。沒有溫熱,也就無所謂寒冷,沒有生長,也就無所謂收藏,這裡我們僅以氣候為例說明宇宙是一個普遍聯繫著的統一整體,萬物之 間彼此密切相關,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萬物從天地自然而生,最後又歸於自然,反覆循環,無有終時,這是宇宙萬物的固有規律性。



  人處於天地之間,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具有息息相通的關係,也就是說,人是受大地之間變化規律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 地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唐代醫家王冰稱:「不順四時之和,數犯八風之害,與道相失,則天真之氣,未期久遠而致滅亡」,「故養生者必謹奉天時 也」。這裡的謹奉天時,就是指人們必須要順應四時。順應四時,不僅養生者宜遵循,即使是對於康復醫療來說,亦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這是因為要達到身體的健 康,必然要使人體的內環境與外環境相統一,只有內外環境平衡協調,才能保持生理活動正常。那麼,又怎樣順應四時呢?



  一是要適應自然,避免外邪。



  所謂適應自然,即是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就是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所謂避免外邪,即《黃帝內經》所說的「虛邪賊風,避之 有時」。《呂氏春秋·盡數》中說:「畢數之務,在乎去害。……大寒、大熱、大燥。大濕、大風、大霖(久雨)、大霧,七者動精,則生害矣。故凡養生,莫若知 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自然界的四時六氣是人類生、長、衰、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們要經常保養精神,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才能適應氣候的變化,抵禦外 邪,保持或恢復健康。古人根據四時六氣,對養生康復提出「七防」,即「一年之內,春防風,又防寒;夏防暑熱,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長夏防濕;秋防燥;冬防 寒,又防風」。



  二是要利用自然,促進健康。



   《靈樞·玉版》中指出:「人者,天地之鎮也。」萬物之中,只有人類能夠征服自然,因為人類不僅能夠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且能夠掌握自然規 律,能動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適合於生存,促進健康,古代的一些著名養生家就很重視生活環境的選擇和改造。孫思邈在年老時就選擇在山清水秀的環境造屋植木 種花修池,獨自在那裡養老。曹慈山也「辟園林於城中,池館相望,有白皮古松數十株,風濤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餘終」。他在《老老恆言》中就提倡 「院中植花木數十本,不求名種異卉,四時不絕便佳」;「階前大缸貯水,養金魚數尾」;「拂塵滌硯,……插瓶花,上簾鉤」;並要求「事事不妨親身之」,這 樣,既美化了環境,又鍛鍊了身心。此外,還可在空氣新鮮、純潔的溪流和瀑布附近進行空氣浴;利用山地。海濱美好環境進行氣候康復;或者用溫泉療法冷水浴。 日光浴、森林浴等等。這些都是利用大自然,使人與大自然協調一致,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環境,氣候條件,為恢復和增強人體健康服務。








調氣機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百病生於氣」的論點。這裡的氣是指氣機而言,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生,都和氣機運行紊亂有關。



  升降出入是氣在人體運動的主要形式,其病變直接關係著人體的盛衰壽夭。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 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者,不能為用也。」李東垣則提出,升降出入必須平衡調和而無偏盛偏衰,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他在《脾胃論· 天地陰陽生殺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間論》裡說:「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為傳 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常欲四時勻平而無偏勝則安;不然損傷脾,真氣下溜,或下洩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乃生長之用,陷於殞殺之 氣,而百病皆起,或久升不降亦病焉。」因此,他主張調節氣機升降,維持其正常功能,來達到養生的目的。



  中醫學認為,在臟腑的功能活動中,肺之肅降,肝之升發,脾之升清,胃之降濁,心火之下降,腎水之上升,肺之主呼氣,腎之主納氣,都是氣機升降出入的具 體體現。由於氣機的升降出入,關係到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等各個方面的功能活動,所以升降失常就會波及臟腑經絡、表裡內外。四肢九竅,而發生多種病理變化。 如肺主肅降,以下行為順,若逆而上走,則發為喘咳;肝主疏洩,性喜條達,但若過亢,升發有餘,則將上逆而出現面紅目赤、性情急躁、眩暈、頭痛甚至昏厥等 症;胃主降濁,亦以下行為順,若失其和降而上逆,則致暖氣、噁心、嘔吐、脘腹脹滿;脾主升清,能轉輸布散水谷精微,若清氣不能升,腦海失養則致頭暈目眩; 運化失職,則致便溏腹瀉,甚至中氣下陷,則致腹部墜脹。便意頻數。脫肛或子宮下垂等;心陽不能下交於腎,腎陰不能上濟於心,心腎不交,則表現虛煩不眠。心 悸健忘、頭暈耳鳴、咽干、腰膝痠軟、遺精、潮熱盜汗等症;腎主納氣,若腎虛不能攝納,則致呼多吸少、喘促短氣、聲低氣怯,動則尤甚。綜上所述,氣機的病變 關係到全身的病變,要保養好生命,必須注意觀察氣在體內的運行是否正常,當升則升,當降則降,要出則出,要進則進,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以上所論七條養生原則,貫穿在中醫養生活動的兩個方面。例如,順天時的養生原則,既要在精神保健裡實行,又要在起居方面實施;葆陰精的養生原則既要在 性保健裡遵循,又要在運動保健裡予以重視,總之,一定要深刻領會各條養生原則,並靈活運用到養生活動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資料來源:網路








人體的能量系統(Subtle System)簡釋


   人類雖有膚色種族的不同,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分別。在這個看得見,物質性的身體外,我們還有一個看不見的、靈性的身體(subtle body)。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內在的能量系統, 稱為靈體(Subtle Body),原來它與醫學上人體神經系統密切相聯,它的主要部份為:


三條經脈、七個能量中心(Chakras七輪)及靈量(從梵文Kundalini昆達里尼)






◆ 靈量(從梵文undalini昆達里尼)


◆ 三條經脈


◆ 七個能量中心(Chakras七輪)


1、根輪(純真輪 Moodadhara Chakra)

2、腹輪(真知輪 Swadisthan Chakra)

3、臍輪(正道輪 Nabhi 或 Manipura Chakra)

3a、幻海(Void 或 Ocean of Illusion)

4、心輪(仁愛輪 Heart 或 Anahata Chakra)

5、喉輪(大同輪 Vishuddhi Chakra)

6、額輪(寬恕輪 Agnya 或 Ajna Chakra)

7、頂輪(自覺輪 Sahasrara Chakra)




三條經脈(Nadis)


  我們靈性身體另一個構成部分是三條經脈,分別是左脈,中脈 和右脈。三脈是我們人體內的三種力量,左脈掌管我們的記憶、過去和情感方面,右脈掌管我們的思維、末來、行動以及計劃方面。一般人由於中脈沒有打開,只能 使用左右兩脈的能量,而且他們多數不能兩邊平均使用。有些人使用左邊的能量多些,有些人使用右邊的能量多些,於是造成兩種很不同的人格。


(甲) 三條經脈(nadi/channels)
(I) 左脈 ( Left channel 或 Ida Nadi) 即陰脈或月亮脈

(II) 中脈 (Central channel,即 Sushumna Nadi)

(III) 右脈 ( Right channel 或 Pingala Nadi) 即陽脈或太陽脈
  左脈 ( 又稱陰脈或月亮脈 ) ,相對於過去、昏沉、感性和超我(社會制約),亦掌管願望的力量。傾向左邊的人很內向,他們感情豐富,卻怯於表達出來,往往多愁善感,顧影自憐。他們的好 處是較有藝術氣質,比較容易相處,不曾去主宰別人,無事生非。缺點是性格怠惰,做事優柔寡斷,缺乏系統,很容易受別人的支配,在現今競爭劇烈的社會,他們 的成就有限。
右脈 ( 又稱陽脈或太陽脈 ) ,相對於將來、理性邏輯、宰制和自我,也掌管了行動的力量。傾向右邊的性格外向好動,好作思考計劃,勇於表現自己,卻缺乏情感及藝術方面的發展,喜歡支配他人。
  中脈位於脊柱處中部,相對於現在此刻、進化、和靈性升進,此乃人類與宇宙靈力合一的唯一通道,喜樂之源。
    左右二脈分別與左右交感神經有關,卻在視覺神經床的位置交叉到左右腦。中脈與副交感神經有關。現在醫學尤其對副交感神經(中脈)的認識甚少,卻十分肯定其 重要性。若左右二脈過分活躍或有阻塞,人的注意力便被牽引離開中道(中脈),引致不平衡,身心疾病因而產生,靈性升進更受阻。


(乙)七個能量中心 (Chakras):
  我們身體能量系統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七個輪穴。這些輪穴是身體上能量的進出口,這些進出口在身體上主要有七個,因此一般說有七個輪穴。但其實除了這七 個大的外,還有許多小的,分佈全身。經脈也是一樣,除了三條主要的外,還有許多小的。人的身體遠比今天醫學所瞭解的複雜。


由下而上,它們分別是:


1 根輪 (純真輪 Moodadhara Chakra)
2 腹輪 (真知輪 Swadisthan Chakra)
3 臍輪 (正道輪 Nabhi 或 Manipura Chakra)
3a 幻海 (Void 或 Ocean of Illusion)
4 心輪 (仁愛輪 Heart 或 Anahata Chakra)
5 喉輪 (大同輪 Vishuddhi Chakra)
6 額輪 (寬恕輪 Agnya 或 Ajna Chakra)
7 頂輪 (自覺輪 Sahasrara Chakra)


  Chakras, 它們又稱為『輪穴』,是由生命能量的轉動所形成。梵文『Chakra'意為輪』。它們位於人體脊柱上各神經叢,各有特性,分別掌管人體的各種身心狀態活動,又即人體的器官及情緒。


(丙)靈量 / 昆達里尼 (Kundalini):
  靈量 (Kundalini 昆達里尼 ):梵文本義為『捲曲』,她是人體靈性的重要部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隱伏在中脈底部盆骨裡一塊三角形叫薦骨 ( 骶骨 ) 腔內捲曲成3圈半的能量。只有在『適當條件』下此沉睡的潛在能量才會被喚醒 和提升,並通過其上的五個輪穴,到達大腦頂部的神經叢,最後穿越頂輪和頭蓋骨,此時我們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宇宙的能量可以在體內流通,令人達至『自覺』 的境界,建立『瑜伽』狀態(即中國人所說『與天地同流』、『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同時,進入真正的靜坐,即無思慮但有知覺的入靜狀態 (Thoughtless awareness),在這種境界中靜坐,我們只能覺知『當下此刻』,一切過去與將來的思想和憂慮都不復存在,大腦平靜下來,領略無可名狀的喜悅,從而獲 得內在的平安、身心康泰。到那階段練習者的手掌會發展出一種新的知覺,能顯示相應能量系統的狀況;只須簡單的方法,即能作出相應的改善。





資料來源:網路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