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老爹有一次半夜起床小便,因視線昏暗,要跨過廁所門檻時不慎跌倒,造成骨折,住院一個多月才出院。像王老爹一樣,國內許多老人隨時處於跌倒的風險中,如何預防跌倒已成重要課題。

根據衛生署統計,年滿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10人就有3到4人有跌倒的經驗。跌倒更是老人家發生事故傷害的第二大原因,輕者可能只是挫傷、瘀血,重者可能骨折、腦傷,甚至臥病不起。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藍青指出,老人跌倒的原因,大致可分本身老化(或疾病)引起,以及外在環境因素。由於老化影響視力,走路被絆倒,也可能因骨骼關 節退化,活動度變差,以致步態平衡不佳,如果生病而導致身體虛弱,更可能發生跌倒意外;至於環境因素如地板濕滑、有雜物,也容易造成摔跤。

在門診中,藍青曾碰到一個晚上連跌三次的老人,當對方出現在診間時,頭、臉及手腳都是青一塊、紫一塊,追問才發現曾在睡前服用安眠藥。他說,某些藥物如降血壓、降血糖、鎮靜安眠和抗憂鬱等藥,都可能引起姿勢性低血壓或意識模糊,因而發生跌倒意外。

藍青指出,許多剛學步的幼童或上小學的小朋友,重心不穩,頂多撞到頭,少見骨折,往往哭個幾聲就又活蹦亂跳;相反的,成人若發生摔跤意外,總是傷害頗大。這中間的差別,主要是個體本身的重量,大人跌倒時受傷的風險是小孩的16倍,更何況本身潛藏有骨質疏鬆症的老人家。

也因此,老人平常就要「保密防跌」,除了年輕時要多攝取鈣質、防止骨質流失外,養成多運動的習慣,可增進肌力及關節柔軟度,加強身體的協調、平衡度。他強 調,研究證實,平常勤練太極拳,可減少老人家四成的跌倒風險,紐西蘭的商業保險公司甚至鼓勵老人家多練太極拳,目的就在降低跌倒所造成的醫療支出。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理事長詹德勝說明,由於太極拳在行拳運步當中,下盤經常需要蹲馬步,並以一條腿輪換支持全身重心,因此可以強化下肢的肌耐力,久而久之,走路若遇到重心失衡,便能迅速壓低身子尋求平衡,進而減輕傷害。

藍青表示,近來坊間有所謂防跌倒的運動,鼓勵老人家「倒退嚕」(眼睛看前面,但步伐卻是向後走),或是穿著前高後低的特製鞋子,美其名是可訓練平衡,但這種情況違反生理,老人家並不適合。

至於有人提議,平常可嘗試拿舊枕頭放在地上,然後閉目踩踏,進而達到平衡控制及步態控制,藍青也認為,這需要大規模的對照、測試才能驗證效果。

儘管多運動有助於提升遇到跌倒的反應,但藍青常看到許多老人打羽毛球,為了救球而往前撲,險象環生。因此,他建議老人宜選較溫和的運動,例如太極拳、元極舞、土風舞等,既可達到強化心肺功能,也可增加身體的穩定度。

防範跌倒這樣做

居家環境

1.浴廁、廚房及樓梯,地板應常保乾燥,並清除障礙物。

2.儘量少用地毯,以免被絆倒。

3.保持適度照明,以防不慎碰撞。

4.家中若有老人,宜在浴室和廁所加裝扶手。

住院安全

1.幼童及老人家住院,應拉起床欄並固定妥善,防止跌落。

2.感覺頭暈、血壓不穩或服用安眠藥的病人,下床活動前應先坐床

緣,等待頭不暈時再由照顧者扶持下床。

3.在活動時感覺頭暈或乏力,應立即坐下或蹲下。

4.身上吊有點滴,應注意管線及點滴架,避免被絆倒。

5.地面若濕滑,應告知護理或工作人員馬上處理。

資料來源/衛生署

哪些人容易跌倒?

1.年紀未滿3歲及大於65歲,或1年內曾有跌

倒紀錄的病人。

2.有貧血、步態不穩、眩暈症或有姿勢性低

血壓病史者。

3.服用降血壓、降血糖、鎮靜安眠、抗憂鬱

等藥物的病人。

4.罹患中風、巴金森氏症等身體較為虛弱的

患者。

5.本身肢體殘障或有視力障礙的患者。

資料來源/台大醫學院助理教授藍青

製表/詹建富

【2007/11/25 聯合報】@ http://udn.com/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保「密」防「跌」 ~~~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hungtw 的頭像
    drhungtw

    讀書人's 總站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