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陳氏太極拳的剛柔--- 張東武


剛與柔是太極拳中的一個對立關係,是相對矛盾又統一的,並能相互轉化。按照陰陽學中無極生太極,太極分陰陽的原理,陰代表柔、陽代表剛,因為陰陽是可以相 互轉化的,所以剛柔也是相互滲透的。練習陳氏太極拳強調先去僵求柔,然後再集柔成剛而後始能剛柔相濟。下面我把在陳氏太極拳對剛柔的一點體會,闡述如下。


我們初學太極拳的人有的動作比較僵硬呆板,有的動作柔軟無力,這兩種現象都不能稱之太極拳,真正的太極拳是應該做到“輕而不浮,況而不僵”每招每式都要做 到剛柔相濟。衡量剛柔以什麼為標準呢?拳論講:“純隊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隊是硬手,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尤覺硬,四陰六陽類好手,唯 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這就是說不能偏於柔或偏於剛。只有練到剛柔相濟陰陽無差,才算是達到太極拳的高級境界。

一、去僵求柔、積柔成剛

一 般初習太極拳的人,動作都比較生硬,所以,練習太極拳的第一個階段是去僵期,也就是化硬為柔期。拳論講:“極柔軟,方能夠極堅剛。”所以,在初習拳時要做 到松柔,這樣就去掉人本身的僵勁,強調是愈松愈好,越松得開越能把僵勁儘快去掉。等僵勁去掉以後,便達到經脈暢通、舒筋活絡的目的。使原來比較僵硬的動作 變得比較靈活,協調性也較好,這樣,就產生了柔勁,同時就產生了內勁的感覺。到這個時候,就不能一味的求柔了。否則就要失之過柔,而是要求在松柔的過程中 向堅剛逐漸過渡,就是“積柔成剛”的階段。不能錯誤理解成練拳就只能柔軟才是太極拳,應知道松柔不是最終的目的。它是為了達到堅剛所做的一種手段。這裏說 的堅剛並不是那種硬剛。這個時期要多練一下發力,也即是從柔中產生的發力,這就符合太極拳松活彈拌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動作做到松沉、渾厚、連貫、飄逸。

二、剛柔相濟、運化八方


放 鬆的目的是為更好的爆發。有的人平時練拳只知道松柔,而不練發勁,按照“柔化剛發”的原則,就等於只能化掉所加之力,而不能將其發出,也就是說只能消極的 防守而不能有效的制服對方。拳論講:“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迫不捷。”這就是要做到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才能夠 運化八方。

剛與柔從整套拳架來分運勁走式都為柔,發勁動作皆為剛,從一個拳式來分走勁過程為柔,勁走到了落點為剛。這就是所謂的“柔運勁、剛落點。”在練習陳氏太極的套路中要一直貫穿“剛柔相濟”的原則,處處要表現出剛柔的互相滲透和體現一剛一柔的不斷變化,即真正做到剛柔相濟。

三、以柔克剛,以剛制柔

從 技擊角度來講,太極拳是講究“以柔克剛”的拳法,柔如何去克剛呢?從一些事物的現象可以看出柔是可以克剛的。如風是無形的,是柔性的。但它一旦發作起來 卻是無堅不摧的。太極拳的以柔克剛即是練習以弱勝強,以小力勝大力的方法。太極拳為什麼能借力打人,以小勝大呢?是因為太極拳是一個符合科學原理的拳法。 如從力學上講它就包括了螺旋力、杠杆、合力、率心力、慣用語性等。

太極拳從技講究不與對方硬頂硬抗,而是運用省力的方法順對方的勁路,來 借對方的力打擊對方。如對方用力推我左胸,我即向左轉腰,避開其來力使其力落空再順勢一帶,使其躍倒,這就是太極拳上的“借力打人,引進落空”。即對方推 我時我不與其頂抗,對方便會順其用力方向繼續運動,我再在其運動方向上加一個同方向 的力或改變對方運動方向的力,由於慣性原理,對方便會很容易跌倒。

另外,太極拳強調“以靜制動,後發制人”這也正是太極拳以柔克剛的前提,所以說以柔克剛的技術多是在防守中運用。

太極拳雖不提倡“以剛制柔”,但如仔細想來,自己要先發制人,主動進攻時或在自己主動發勁攻人時,都要搶在對方沒有作出反應之前。這些豈不是“以剛制柔”嗎?所以,練習太極拳技擊要必須具備“以剛制柔”的能力、才能談得上“以柔克剛”。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