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2009.03.17
把握3要素 才能吃出健康 
「我都吃素了,為什麼還會生病?」根據衛生署統計,國內素食人口約200萬人,且為了健康而吃素的人明顯愈來愈多。然而吃素一定比較健康嗎?

  不可否認,現代人飲食型態一不小心就會攝取過量油脂,尤其動物性油脂多為人體不易代謝的飽和脂肪酸,日積月累不知節制,易導致血管阻塞,增加各種慢性病的罹患風險。

  根據美國及加拿大營養師學會2003年的研究,「正確素食」相較於葷食,確實可以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膽固醇、血壓,以及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攝護腺癌和大腸癌的發生率。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4027.JPG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爾夫秘笈.jpg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茶道的虛靜之美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971.JPG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_20070503070158745.jpg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多采多姿的世界裡,酸甜苦辣不僅是味覺感受,還經常被用來形容人生的經歷。有些事情一開始的時候很難,我們形容說是「吃到苦頭」,但努力有成之後,享受成果時就是「苦盡甘來」。就像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食物也不能用嚐的來分辨其酸鹼性。例如:酸梅很酸,它卻是鹼性食品;而鹽巴很鹹,它卻是中性食品。

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靜芬表示,無論食物的酸鹼或是體質的酸鹼都是測量而來的。溶液中氫離子(H+)的濃度代表酸性,濃度愈高就愈酸,測量的刻度為pH值0~14,數字愈小表示酸度愈強,pH值0~7代表酸性的範圍,pH值7~14是鹼性的範圍,而pH值=7就是中性。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生活步調匆忙、壓力大,加上情緒容易緊張時,一不小心可是會讓腸道鬧情緒。一名從事勞力工作的中年男性因為工作忙碌,再加上個性容易緊張,一次休息間他暢快地喝了一大杯冰茶,之後的幾個月竟出現排便不順,最長甚至一個禮拜都沒有排便,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情緒引起的「大腸激躁症」。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春以來,台東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梅彪祥及廖大權醫師連續發現,兩例因長期腹部不適、疏於注意,等到疼痛難耐就醫檢查時,癌症腫瘤破裂及多處轉移,失卻治療先機的憾事。有鑑於此,醫師再次重申十大「癌症警告癥狀」的重要性,請民眾提高警覺,定期做篩檢,一起來守護自身健康。他們呼籲鄉親,「疼痛應即刻就醫檢查,不要拖。」

第一例是一位七十多歲的婆婆。梅彪祥醫師指出,婆婆體重持續減輕,上腹疼痛多日,來門診就診時發現,上腹疼痛及腹脹。安排住院後,經胃鏡、超音波及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在肝臟左葉有一個四~五公分的腫瘤,腫瘤併發破裂及轉移到腹膜等處。婆婆經緊急外科處理,情況才穩定下來,但要面對日後漫長的治療,令婆婆憂心重重。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6年外國人Sporn提倡癌症的化學預防學說,即用天然、合成或生物製劑來反轉、抑制或預防癌症發生。其實這種觀念自古有之,中外皆然。外國人說「日食一蘋果,醫生遠離我」(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ors away.),又說「吃什麼就會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中國人則說「病從口入」、「醫食同源」、「若要衍生,腸胃要清」,可見飲食與健康及疾病的相關性早已為大家所認同。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