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的笛簫情緣~~~
李春風

  笛,唐代稱之為「龍吟」,因而具有龍文化的特徵。唐代詩人李白曾讚美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 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及至唐代,竹笛的音色發生了巨大變革,以劉系製作的七星管、蒙膜助聲而最為引人注目,中國笛從此進入貼膜變聲的新 時代。並且當時的笛曲豐富,人才輩出,出現了很多出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孫夢秀、許雲峰等.。由此可以看出,唐代亦是竹笛的興旺時期。唐詩三百首,作為唐代 大文化背景中一朵美麗的奇葩,從古自今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從笛簫情緣的角度宏觀她,僅僅展示出了唐詩三百首魅力海洋中的一束浪花而已。


    一、冷色調的羌笛


    羌笛在唐代時期,是塞上常見的一種樂器,經常出現在唐代邊塞詩中,但它並沒有出現在唐代的「十部樂」中。可見,在當時它只是邊塞中所用的樂器,並未正式進 入唐代宮廷或軍隊中,只是少數民族或是軍隊中兵士所用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樂器。 唐詩中,羌笛是邊塞軍旅生活的代言人,橫向地看它,不難發現,它的冷色調充盈著幾乎是所有的邊塞詩。

    唐詩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王之煥)將怨字用於「羌笛」和「楊柳」之間,使塞外的荒涼氣氛更 顯悲壯,增添了淒冷的色彩。此時的羌笛是一個活物,借羌笛的悠怨之聲,表現戍邊將士的苦悶心情,蒼茫悲涼中,表現了極其闊大的境界。《彙編唐詩十集》唐 云:一語不及徵人,而徵人之苦可想。

    唐詩二: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從軍行》王昌齡)「烽火」、「百尺樓」、「黃昏」、「海風」、「秋色」, 在這樣一幅山水畫般的意境中,用羌笛吹奏《關山月》,透出一種名士的幽怨、靜寂情懷,更是喚起征夫懷鄉思妻的導火索。幽幽笛聲直入征夫的內心深處,離愁別 緒如沉澱物受到衝擊一般,久久不能平靜。《增訂唐詩摘鈔》:己之愁從金閨之愁襯出,便為情深。

    唐詩三: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出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塞上聽吹笛》高適)月明之夜,笛聲縈繞在兵營上空,一曲《梅花落》飄蕩在 關溢山一整夜。西北不長梅花,而《梅花落》勾起了戍邊將士的思念江南故鄉之情。雖然戰亂已平息,然而將士之苦悶並未因此而減少。《唐詩解》落梅足起遊客之 思,故聞笛者興味。

    唐詩四: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古意》李頎)好男兒廝殺戰場,誰不想建功立業,激昂之極。一支出塞曲在羌笛的笛管中悠悠流進將士們的心窩窩,頓時淚如雨下,人內心深處的感受因笛聲而 起漣漪。其實,誰都想擁有一份平和的生活,而在這種戰亂的境況中,不勇戰沙場,又能如何?《唐詩三百首》朱良志:五言、七言雜在一起,產生一種奇妙的表達 效果,結尾以遼東小婦的一曲出塞曲結尾,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橫笛、蘆管的思鄉情


    從唐代起,將笛定義為橫吹,橫笛。橫吹的才為笛,豎吹的定義為簫。這種橫吹笛跟現在的六孔笛很相像。傳統的橫笛,用兩節竹管套接而成,管身上開有一個吹 孔、一個 膜孔、六個按音孔。開孔均呈橢圓形。用蘆葦內膜為笛膜,貼於膜孔上,使低音深厚、 中音堅實、高音圓潤;蘆管,現為納西族吹奏樂器。納西語稱波怕或晡布。相傳公元十三世紀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至麗江時所帶蒙古族樂隊中有蘆管,並流傳至 今。蘆管管身竹或銅製。竹蘆管用當地「菁竹」製作,開七孔,上端裝一蘆葦制簧哨。擅於演奏速度較慢、纏綿悱惻、哀傷動人的樂曲。

    唐詩一: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磧裡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從軍北征》李益)

    唐詩二: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出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兩首詩因「橫笛」、「蘆管」而引起思鄉之情。《行路難》這首富含離情別緒的曲子,以橫笛吹奏,在軍中此吹彼和,響徹夜空,徵人的思鄉之情只用了「回首」一 詞,便表現得淋漓盡致;後者管聲淒厲悲涼,在月色如霜的夜晚,蘆管聲引起了徵人遙望故鄉的動作。《唐詩摘鈔》:「回首」,望鄉也,卻藏一「鄉」字。聞笛思 鄉,詩中常事,硬說三十萬人一時回首,便使常意變新。《詩法易簡錄》徵人望鄉,只加一「盡」字,而征戍之苦,離鄉之久,胥包孕在內矣。


    三、風笛的離別愁


    風笛,是流行於歐洲各國的民間樂器,又名風袋管。唐詩中的風笛,應該是一種類似於口笛類的簡易管樂器。

    唐詩: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淮上與友人別》鄭谷)揚子江頭、春意蕩漾,楊柳飄拂起依依惜別的深情,在淒清幽怨 的風笛聲中,表現出友人別離時的依依不捨。傍晚時分,風笛將整個畫面帶來了一絲絲陰冷的色調,襯托出離別時的愁緒萬千。《詩筏》:蓋題中意,只「君向瀟湘 我向秦」七字而已,若開頭便說,則淺直無味,卻此倒用作結,悠然情深,令讀者低回流連,覺尚有數十句在後未竟者。


    四、萬千變化的篳篥


    篳篥是一種古老的西域吹奏樂器,發音悲烈,因此得名。《通典》說此樂器「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吹之,以驚中國馬。」可知這是一種音調很高、聲音很響亮的吹奏樂器,為西域人牧馬時所用。最早用骨制,傳人中原後改為竹製,聲音更為響亮和婉轉。

    唐詩: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飈風中自來往。枯桑老柏寒 颼颼,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華照眼新。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 一曲。(《聽安萬善吹篳篥歌》李頎)篳篥聲聲,使鄰人忍不住嘆息,遠在異地的遊子聞之思鄉,個個淚流滿面。篳篥擅長表現冷色調的樂曲,但表現力又不侷限於 此,多彩而豐富。可表現狂風怒卷、苦桑老柏在寒風中瑟瑟顫慄,可以表現數隻雛鳳鳴啾啾,有時像龍吟虎嘯一齊迸發,有時像深秋裡萬籟百泉一齊咆哮,有時像黃 雲壓頂白日昏暗,又像宮苑裡繁華似錦令人耳目一新。詩中還說,一般人不會欣賞,只是聽聽。不遇知音,任樂曲徒在風中蕩漾。只有仔細體味,才能發現音調旋律 十分神奇。再加上有唐代安萬善、尉遲青、王麻奴這樣的演奏高手,才使篳篥聲名遠播。《唐詩三百首》朱良志:這首詩表現了篳篥的聲音特點與極其豐富的表現 力。


    五、冷豔之美的洞簫


    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在數千年華夏文明的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其獨特的音色和韻昧給人一種悠遠蒼涼的感覺,冷豔一詞是對簫聲的一個最確切的概括。 歷代民間藝人,宮庭樂手和文人雅士積累了豐富的演奏經驗,創造了深浸著華夏文明特色的簫文化。唐代詩人李白在《宮中行樂辭》中把簫比做「鳳」,有 「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之說,故又有鳳簫之稱。唐代出現的「尺八」,亦屬於簫類。

     唐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將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橋的傳說融入全詩,「青山」、 「水」、「秋」、「草」、「橋」、「明月」、「夜」等突顯出一份靜態之美,加上一個「何處教吹簫」,使得全詩人透出一股冷豔的獨特意境。《唐詩選脈通評 林》胡次焱:對草木凋謝之球,思月明吹簫之聲,寂寞之戀喧嘩,始不勝情。

    唐詩三百首中的管樂器,以沉鬱、低婉、跌宕起伏、蒼涼、陰冷、愁苦等特點見長,皆屬於冷色調的特性。事實上,好多樂器不僅僅可以表現陰冷、柔和的一面,亦可表現陽剛、熱烈、明亮的暖色調,只是由於在那種常年戰亂,民不聊生的年代,愁悶的情緒更明顯一些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