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個內外兼修全面性的武術拳種,具有集衛生保健與攻防技能於一體的顯著特點。太極拳運動的一舉一動,包括手法、掌法、肘法、眼法、身法、步法、腳法、跳躍法、平縱法等,均有著嚴格的規定與要求,並以此來促進和提高演練者強身健體及攻防絕技的訓練。
一、手法要領
1、內旋 內旋的動作使用頗多,一般都是在演練重心轉換過程中完成的。內旋時手掌以小指領勁,拇指隨合順纏,由外向內下旋轉,整個動作在吸氣中完成。隨著身體的旋轉,內旋時以手領肘,以肘隨肩,以肩隨腰,做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固若金湯。內旋用於雲手內合等動作。
2、外旋 外旋的使用也很多,一般是在重心轉換蓄發相變的情況下,螺旋向外開展。外旋時,手掌以拇指領勁,小指隨合逆纏由內向外旋轉,在呼氣中完成整個動作,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帶手,自然旋轉,向外開放。
3、摟手 兩手在身體兩側雙順纏,由上向下斜線劃弧,然後變合勁上托。擋手也稱“摟膝”。
4、刁手 手腕由伸到屈,向內側刁腕,並將內力運達於手指,此手法用於套路中六封四閉變單鞭的轉換過程中。
5、纏手 纏手是以腰脊為統帥,兩腕關節為主導,兩手向身體兩側各翻轉一圈(360度),形似抱球狀,用於單鞭前式。
二、掌法要領
1、掌 對於掌的要求是:拇指和小指內扣,無名指、中指、食指有外翻之意,掌心成瓦壟勢,成勢時勁達於中指肚。
2、推掌 分單推掌、雙推掌、蝶手推掌、工字雙推掌等。無論哪一種推掌方式,在出掌之前,務必做到先蓄而後發,勁起於腳跟,行於腿,主宰于腰,達於四梢,向前推出時,要短促而有力,屈臂沉肘,自動彈收見風使舵力直達於掌根或掌外沿。此掌法用於抱頭推山、六封四閉、玉女穿梭、小擒打等動作中。
3、劈掌 分直劈、向裏斜劈、向外斜劈、兩側橫劈等。出掌時,要擰腰旋臂,合中寓臂,合中寓開,開中寓合,勁達於手掌外沿,懶紮衣變六封四閉中即用劈掌。
4、撩掌 分直臂上撩和屈肘上撩兩種。出掌時,由後向前上方撩起,內力直達於四指或掌心,金剛搗碓後手即為撩掌。用於金剛搗碓後手等動作中。
5、托掌 分上托掌、前托掌、斜上方托掌等。出掌時,要求演練者屈臂內合,肌肉放鬆,不可緊張,否則力點體現不清晰,影響勁力的有效發揮,先蓄而後發掌,短促有力,具驚彈之感,仰掌托出,勁力達於掌根。如金雞獨立即用托掌。
6、拍掌 分前拍、橫拍、側拍等。拍掌時,身體先向下蹲而蓄勢,然後腳快速踢起。同時直胸襟拍腳,快速成有力,勁直達於掌心。左擦腳、右擦腳、踢二起均用拍掌。
7、穿掌 分左穿掌、右穿掌,主要用於閃通背和倒騎龍的轉換之中。空掌時,手臂由屈而伸,勁直達於指尖。
8、切掌 俯掌螺旋向前,然後向上切出,勁達於手掌外沿。大捋時多用切掌。
9、抹掌 抹掌時,要求以俯掌沿另一臂上方向前抹出,勁達於手掌外沿。
10、護身掌 用於旋風腳之前,演練者雙臂交叉於胸前同時兩掌向外翻,護於身兩側。
11、撐撐 掌心自上而下,壓撐,勁達於手掌根部,五指既可以併攏,也可以微微張開。金雞獨立下按手即用撐掌。
12、運掌 運掌時一臂微屈,向下成立圓向內環繞,另一手則由異側成立圓向外環繞,。運手中即用運掌。
13、插掌 臂由屈而伸,快速直掌前插,勁達於指尖,十字腳左手即用插掌。
14、標掌 分直掌前標、俯掌前標、仰掌前標等。標掌時,手臂肌肉放鬆,蓄勢發勁,手掌急速前伸,勁直達於指尖。閃通背前半勢中即用標掌。
15、伏掌 要求肌肉放鬆,屈臂由外向內旋轉,勁達於手掌,掌心向上直按。左、右金雞獨立即用伏掌。
16、亮掌 亮掌又可稱為亮翅。亮掌時,兩臂在身體兩側微屈而外展,一手護膝,一手舉於頭側上方。
三、拳法要領
1、拳 對於拳的要求是:五指捲曲,拳面要平,拇指壓於食指、中指的第二指節上。
2、沖拳 沖拳時,拳從腰間螺旋向前快速出擊,勁達於拳面。同掩手肱拳。
3、撩拳 撩拳時,將拳頭自下向上弧形屈臂撩擊,勁達於拳背。同二路搗岔第二動。
4、栽拳 栽拳時,演練者手臂由屈到伸,自上向前下方栽出,速度要快,抖肩而出,勁達於拳面。
5、橫拳 橫拳又稱肘底著拳。要求屈臂自側面出拳向另一側面橫擊,勁達拳面。
6、釘拳 一手屈住,大拇指壓住食指中節或中指末節,中指突出。發拳時,先屈肘而後發,既可沖拳發出也可栽拳發出,但必須崩發清脆,勁達於中指中節。
7、拋拳 拋拳時,拳頭自上而下,呈環形運動,手臂微屈,勁達於拳眼。如青龍出水和躍步搗叉皆拋拳。
8、架拳 如撇身拳。架拳時,右拳先向左,然後弧線向上,經左側頭前向右上方架拳,拳眼向上,內力直達於拳論。
四、肘法要領
1、肘 在大小臂關節連接處,形成銳狀的部位,即稱為肘。在肘尖的四周皆可發出不同形狀的肘勁。
2、頂肘 頂肘的用法,可分為前頂和側頂兩種。頂肘時,先屈肘握拳,手心向下,以肘尖向側前方、側後方或側方頂出,勁達於肘尖。
3、盤肘 盤肘時要求腕部內合,拳心向裏,前小臂由外向前下盤肘。
4、上挑肘 大小臂成合勁,腕部內合,在側方向上發力,勁達於肘尖。
5、順肘 用肘尖協同大臂一齊迸進發力為順肘,又稱順攔肘。
6、橫肘 大小臂成合勢,肘尖位於身體側方,向身體前方發力進肘。橫肘又稱腰攔肘,肘時,勁達小臂外側。
五、眼法要領
1、定勢眼法 太極拳運動時,應體松心靜,呼吸自然,動作弧形,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圓活完整,均勻連貫,勢勢相承,不正在明顯的定勢動作。只是在一勢完成了,另一勢即將開始,內氣與動作交相承接的關鍵時刻才有定勢。此時,演練者的外形運動已停止,但是內氣仍在進行;當內氣運行尚妥,外形又早已引發。所以,這裏所講的定勢,只是外形運動停止,內氣尚在運動之時。這個時候,眼法上要求演練者雙目平視前方或者注視即將引發的雙手上,不可低頭,不可信目,不可妄視。
2、換勢眼法 換勢是指內氣運行剛剛歸入丹田,外形重新引發的時刻。此時,要求演練者做到眼法與手法、步法、身法的協調配合,以達到手法、眼法、身法的協調一致。
3、運動眼法 在整個套路的運動中,始終要求演練者做到勢動眼隨,神態自然,全神貫注,思想集中。
文章來源:網路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