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太極拳須知     鄭顯氣

一、拳名釋義

「太極」在易經的解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指出萬物變化必有太極也就是說:事物發生陰陽兩儀的變態時機叫太極。太極圖陰陽一體,對待而不分離,即可象徵太極的定義。

所乙太極拳的一舉一動都有陰陽對立的現象,如腳下步法的虛 實分清,身手姿勢動靜分明,左右交叉的剛柔轉換。尤其拳法實用之時,非循陰陽變易之理即不能把握勝算,習者能利用陰陽變化之先機,即可所向無敵了。拳法上 的陰陽是在演變過程所出現的各種對立現象,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陰陽是不可分離的,否則便不是太極了。因此拳經指出:「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 濟,方為懂勁。」

 二、太極拳的準則

習太極皆尊先哲遺訣:「拳經」、「拳論」、「行攻心解」、「體用歌訣」、「推手歌訣」等五篇為練功準則,凡拳法符合此五篇拳訣者,皆可認定為正統太極拳。

 三、太極拳的特質

「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的特性,它的訓練則必循「鬆」、 「定」二法,能鬆即能化解強力,能定即能攻人重心,練鬆致柔並行不悖。練定致剛也是相輔相成,鬆柔之極便可增進剛強定勁,但先練定力至剛之人,終難達成鬆 柔境界,所乙太極拳應先求鬆柔之極,然後訓練定勁,自然水到渠成。

從前鄭曼青老師的學說:「太極拳不動手,動手非太極」,因為兩手一舉動便會使上力,用力便不能鬆柔。

太極拳的動作:「緩慢、機靈、均勻、中正」是為著訓練聽感與內力,而且容易校正姿勢,如果久練功成,全身貫通之時,則反應靈敏,不快自快,即拳訣所謂:「行如搏兔之鶻,神如補鼠之貓」如閃電、如發箭、速不可當。

「連綿不斷」也是太極拳的特點,不論練拳與推手,都得講求 此一奧妙的動態原則,拳經也指示出要「貫串」、「毋使有斷續處」,不過這是練拳的最後目標。初學之時須以姿勢正確為重,不必講求連貫,所以本人教拳一律從 分解動作開始,俟姿勢動作接近標準時,再教以連貫之法,於是門下姿勢一致。

「均衡」是拳法要訣:其與前述身體保持「中正」,有密切關連,能中正則身體姿勢自然平衡,不過均衡之中含有兩手輕靈均等之意,拳論說:「不偏不倚,左重則右虛,右重則左杳。」就是指左右輕靈的均衡。

太極拳是整體運動,也就是每一動作,必須整體協調,久練自然發揮整體力量。拳經:「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力由脊發」等句,都是指整體運動而言。

太極拳的氣功是在氣沉丹田,初習腹式深呼吸吐納功,次練四段呼吸,再練先天與後天兩段呼吸法,然後保持氣沉丹田;勿忘勿注,忽隱忽現,久習自通經脈。

 四、太極拳的實用

太極拳的實用以「推手」為主,散手是緒餘的末著功夫,以現 代法治社會而論,至宜發揚接觸發勁的推手功能,不應推展淩空發勁傷人的散手;關於推手最大原則是禁強力頂抗與硬打、硬衝,須由朋、按、履、擠四式次序定步 循環練習入手,繼以鬆沉柔化訓練,鬆沉繼著成效,便參合採、列、肘、靠四式使得進退攻守範圍擴大;訓練必以陰陽相濟,柔順克剛強,為推手最高準則,實用功 夫必以引進落空,順勢借力,四兩撥千斤,勁由脊發等主要途徑達成,與人相皆須黏貼相隨始終保持輕靈為法,兩手一觸重心須以連綿手法跟蹤,於是「進之愈長, 退之愈促,」此中學問極深,雖以畢生精力,亦難研求窮盡,習者若能獲得正確指導門路,須虛心敬業求教,定能成就可期,拳論:「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 自修;」卻是開明指碑。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誰推薦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hungtw 的頭像
    drhungtw

    讀書人's 總站

    drhung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