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3 15:09
有這麼重要嗎?
沒有任何資源比水更重要,然而,也沒有任何一種資源像水那樣被誤用、濫用、誤解和誤分配。安全的飲用水、完善健康的自然生態體系、穩定的食物供應,這些事都面臨著危機,而供應人類水源的壓力更是愈來愈大。處境或許看來嚴苛,但生機仍然處處可尋。許多人已懂得在種種可能的情況下節省用水,我們的確大可透過實用的日常省水策略及某些更高科技的作法來保護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十大訣竅
1. 不滴水
一個會滴水的水龍頭一天可以浪費掉20加侖(約76公升)的水,一座漏水的馬桶一個月可以用掉90,000加侖(約合340650公升)的水。拿出扳手、換掉你家水槽和淋浴設備上的橡皮墊圈,或是換個不用橡皮墊圈的新水龍頭。維持你家既有設備的良好運作,可能是最簡單也最省錢的省水之道。
2. 安裝節水器材
新的低水量或兩段式沖水馬桶、低流量蓮蓬頭、省水洗碗機和洗衣機,都可以大大節省用水和金錢開銷。在水龍頭上加裝起泡器,對於減少用水量有立竿見影之效;省水蓮蓬頭可以讓出水量降至每分鐘1.2加侖(約4.5公升)以下;有些蓮蓬頭甚至有一種「暫停鈕」,可以在你抹肥皂或洗頭時暫時停止供水。一些正進行實驗的人告訴我們,如果花30美元在低流量水龍頭或蓮蓬頭上,估計可以讓一個典型家庭每天260加侖(約984公升)的用水量少掉45加侖(約170公升),幾乎相當於18%的用水量。把錢花在購買省水馬桶上,每天可以另外再節省下50至80加侖用水(約189公升至302公升)。這些改變總加起來,幾乎省掉每日家庭用水量的一半,這可觀的省水量不僅省下水費,也同時降低了熱水費用。
3. 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
所有流到排水管裡的水,不管乾淨還是髒,下場都一樣:和其他污水混合在一起受到污染。請關心這珍貴水資源的流逝,在刷牙、刮鬍子時關掉水龍頭,此外,永遠等到量滿時再啟動洗衣機和洗碗機。用手洗碗時,水槽一裝滿水就把水關掉。縮短淋浴時間或是效法那些老笑話:和朋友一塊洗。要想知道整體效果如何,等下回水費帳單來的時候,快快地檢閱一下。其實你可能根本沒花多少精力,但每個月的平均家庭用水量是以數千加侖的倍數在計算。看看你的省水行動能否讓數字往下降,如果你是個愛用圖表了解變動的人,絕對會被成果嚇到。
4. 遠離瓶裝水
絕大多數先進國家的自來水都是由政府公共事業部門管理供應並定期檢測。而且,很多都市的試飲結果都顯示,自來水其實比較好喝。瓶裝水不但每加侖價格比汽油還貴,它的運輸過程更產生大量「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那些被丟棄的瓶瓶罐罐也是個大問題。難怪有些人把瓶裝水視為一種罪惡。如果你想隨身帶瓶水,那就找個耐用無毒性的瓶子把水裝進去。如果你家的水喝起來不那麼順口,試試用活性碳或陶瓷濾水器過濾後再喝。
5. 不只是蒔花弄草
種植那些生命力強、又毋需太多水的本土特有植物,讓自家草皮或花園生機盎然。如果非得澆水不可,就選在一天當中氣溫最涼爽的時段或是晚上澆,把可能蒸發掉的水減到最低。乾式庭園造景(xeroscaping)就是一種運用需水量低的土生植物來美化庭園的一種方法,在加州或亞歷桑那州那樣乾燥的地方特別適用。
6. 收集雨水
在你家的出水口放個雨水收集桶,用收集到的雨水來澆水灌溉。這樣的貯水器形狀大小很多種,從大型的地下式蓄水系統到小型的獨立式貯水器都有。
7. 收集「中水」
用過至少一次卻還很乾淨的水叫做「中水」(greywater),這樣的水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水槽裡洗米洗菜的水、洗澡水、洗碗水、洗衣水,都是家中常見的「中水」。(沖水馬桶用過的水通常稱做「blackwater」,需要用不同方法處理才能再使用。)中水可以藉由很實用的水管管路系統例如Aqus來回收,也可以就只是把魚缸清空放在花園裡當做盛接中水的水槽來用。不管是哪種方法,最終目的就是把水充分再利用,不要讓它白白流掉。
8. 洗車有道
洗車業者通常會比自己在家洗車的人要更有效率,而且更懂得用水,不會隨便讓它流入下水道。但你也應該確認他們是否清潔和回收這些水。還有一種更好的作法是「乾洗車」。而在麻塞諸塞州Levenshulme浸信教會,是把他們洗禮池的水回收做慈善洗車之用。請參看此連結
9. 眼觀四方搞清狀況
通知有關人士水管破了、消防栓打開了或是過度浪費水資源。不要覺得指出親友家漏水的事會讓人難為情,他們說不定早就對滴水聲充耳不聞。
10. 不要惡搞
水資源應該受到妥善保護。在許多自成環狀的封閉供水系統,廢水會流回清水區,美加交界的五大湖區附近城市即是如此。所以,不要把化學藥劑倒進排水管裡,也不要把藥沖進馬桶;否則,它們可能會稀釋成薄液回送到你家。
想做得更多嗎?
1. 少吃肉
根據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各國水足跡」決定性研究顯示,每生產一公斤不帶骨牛肉,要消耗6.5公斤穀物、36公斤粗飼料(雜糧和牧草)和155公升飲水。《食物革命》(The Food Revolution)作者John Robbins在這本書中計算素食者的飲食每天只需要用到300加侖(1135公升)的水,然而,食肉者的飲食每天卻需要4,000加侖(15,140公升)的水。如果你能少吃一磅牛肉所省下來的水,比你一整年不淋浴所省下的水的還要多。
2. 認真看待中水再利用
回收中水機制可以大至建立完整體系,小至家庭用水設備翻新以執行簡易的低階回收作業。在TreeHugger網站裡提到過「馬桶蓋上的洗手台」,就是一種可以讓你利用馬桶貯水槽裡的水打溼雙手的聰明設計,而且還省空間。Aqus系統也有類似的設計,只是它是位在水槽下方的中水回收管路。The Ban Beater則是輕輕鬆鬆地把洗澡水吸掉,再經由水管輸送至你家花園。在我們的「生態環保怪廦競賽」裡,有一位在廣島的女性不只省水,用桶子把洗澡水運到洗衣間還是她的一種運動,她說,「用乾淨的水把衣服打溼三次這種事,根本就是浪費。
3. 從好的綠色環保設計開始
「綠色住宅101」( Inhabitat’s Green Building 101)一文裡,可以看到建築師如何減少用水。如果是從零開始起造房屋,記得把馬桶排水管和屋內的其它水管分開,以利中水回收。屋頂設計最好能適切收集雨水或是與綠色環保屋頂相結合,以減緩並過濾自屋頂流下的水。在整個夏季放上大型貯水器來接水,在走道或草地上使用有滲透性的舖材,讓水能夠浸入地面,而非白白流失。如果你或建築師覺得壓力太大,不妨考慮運用自然植物和其他有機物這類「活道具」來過濾中水(甚至是馬桶水)。還有別忘了,如果你是住在加州這類像沙漠一樣的地方,種花種草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才成。
4. 親身參與
聯合國在西元2000年認定有26.4億人不當使用衛生設備,相當於全球人口的44%,但實際上非洲和亞洲約有一半人口沒有所謂的衛生設備。 國際慈善組織「Just a Drop」(以提供乾淨水質及衛生設備給世界各地有迫切需求的地區為職志)指出,「每10秒鐘就有一名兒童因為髒水而死亡。每年有400萬名不到5歲的兒童死於因水而生的疾病。11億兒童的住家附近沒有乾淨水可用。許多兒童拿來飲用、煮食和洗澡的水,是和他們所飼養的牲畜共用。」影星麥特戴蒙在「親眼目睹全球水資源危機最嚴重的非洲,正承受著龐大公共衛生問題所造成的種種影響」之後,設立了「H2OAfrica」基金會。而加拿大聯合教會也發起了抑制瓶裝水擴散行動。
5. 「地段」是關鍵
許多人其實是住在無法永續生存的地方。要是沒有冷氣和足以讓數百萬人共用的水資源,亞歷桑那州根本不可能住人。在選擇居住地點時,我們或許應以那塊土地毋須人為手段即能確實讓人居住為前提。佛羅里達州的水庫嚴重乾涸,更因為滲出鹽水而變鹹。該州有些地方缺水情況嚴重,儘管才下過一場熱帶性大雨,仍有人因為違反嚴苛的水配給規定而被送上法院遭到罰款。美國西南部有些主要城市包括El Paso、San Antonio和Albuquerque在內,可能會在10到20年內面臨乾旱。
數字會說話
1. 全球許多地方每天只有2.5加侖(約10公升)的水可用,然而,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400加侖(1550公升),其中30%的水是用在戶外,而在戶外的一半用水量是灌溉草皮,一天相當於70億加侖(約271億公升)。(美國環保署資料)
2. 全世界70%的水用於務農,其中絕大多數的水是浪費在原始灌溉系統上,灌溉效果只有40%。根據2002年Lester Brown的一篇文章,全球蓄水層正逐漸枯竭,各地皆然。中國每年枯竭2至3公尺;美國Ogallala蓄水層正迅速退縮中;印度的蓄水層每年下降3公尺;墨西哥一年減少3.3公尺。
3. 全球水短缺可能招致災難。在蘇丹達佛(Darfur)的衝突就是和乾淨水短缺有關。根據Atlas國際淡水協議,現在有263條河流和難以計算的蓄水層跨過或位在國與國的交界處,全球90%的國家至少須與1到2個其他國家共享這些水域。
4. 水專家Peter Glelck提供了有關美國農業浪費水的一些數據:「美國每人平均用水約1,430加侖(5540公升),但每人家庭用水量只佔其中100加侖(387.5公升)。」
5.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估計,飲用水不安全、衛生保健用水難以取得、衛生設備缺乏,是88%的腹瀉死亡主因。每年190萬名5歲以下兒童因腹瀉死亡者有超過150萬名是出於上述原因,總計佔所有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18%;而這也意味著,每天有超過4000名兒童正因腹瀉而夭折中。
6.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估計,提供非洲和亞洲基本的飲用水和廢水處理需要113億美元。第一世界花在瓶裝水上的錢是多少呢?答案是:350億美元。
7. 製造盛水用的寶特瓶用了多達150萬桶原油,足供作10萬輛美國汽車一年的燃油。2.7噸的塑膠用來製造瓶裝水,其中86%變成垃圾。(資料來源:Earth Policy Institute)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
節能減碳愛地球~~~ |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
留言列表